標題 99N14-政府教育支出與經濟成長長期關係之再研究 -台灣之實證分析 Re-examining the Long-run Relationship Between Education Expenditure and Economic Growth - An Empirical Analysis of Taiwan
姓名 徐珮瑩
指導教授 李政峰 老師
畢業日期 2011/06
附件檔案 99N14Adobe PDF
參考連結
摘要 本文以台灣為例,運用1976 年至2008 年共33 筆年資料樣本,以共整合方 法分析每生教育經費支出對經濟成長是否具有長期共移關係與因果關係。實證結 果顯示,政府教育經費支出與經濟成長間具有正向的長期共移均衡關係;為進一 步探究其因果關係,本文以誤差修正模型(VECM)來描述彼此的短、長期關係, 結果顯示,短期下教育經費支出(經濟成長)對經濟成長(教育經費支出)的影響並不 明顯;最後衝擊反應檢定來探討兩變數面對外生衝擊的影響過程,可觀察出兩個 重點,第一個,政府教育經費支出之增加,有利於經濟成長,第二個
參考文獻 一、中文文獻
1. 李政峰(2009),「高級財務計量課程講義」。國立高雄應用科技大學財務金
融研究所高級財務計量課程。
2. 楊奕農(2009),「時間序列分析二版」。台北,雙葉書局。
3. 張智雅(2004),「我國政府支出對經濟成長的影響」。逢甲大學會計與財稅
研究所碩士論文。
4. 尚瑞國(1992),「政府支出與經濟成長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經濟研究所
碩士論文。
5. 江永基(2001),「政府政策與經濟成長-台灣、日本與南韓的實證研究」。國
立清華大學經濟研究所碩士論文。
6. 徐昀(1990),「經濟發展與犯罪-台灣經驗分析(民國四十年至八十七年)」。
國立政治大學中山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所博士論文。
7. 楊子瑩(2003),「台灣金融深化、貿易依存度、政府規模與內生成長之實證
分析」。國立台北大學經濟研究所碩士論文。
8. 謝麗真(2003),「人力資本影響台灣經濟成長之再探討」。淡江大學產業經
濟研究所碩士論文。
9. 丁志權(1999),「中美英三國教育預算制度之比較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
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10.丁志權(2000),「我國國民教育經費補助制度的回顧與前瞻」。中國教育協
會主編:跨世紀教育的回顧與前瞻,台北:揚智。
11.張清溪、許嘉棟、劉鶯釧、吳聰敏(1991),「經濟學-理論與實際」。台北:
雙葉。
12.俞素君(2008),「臺北市政府教育經費分配之研究」。 銘傳大學公共事務學
系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
61
13.張芳全、余民寧(2002) ,「國家發展指標之探索」。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
所碩士論文。
14.劉姿君(1993),「教育投資與薪資報酬─人力資本理論之應用」。國立政治大
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15.紀乃加(1999),「工資結構與教育報酬率之研究」。國立中央大學產業經濟
研究所碩士論文。
16.陳淑鑫(2010),「台灣各級教育與經濟發展之長期關係研究」。國立高雄應
用科技大學企業管理系研究所碩士論文。
17.王華謙(1999),「台灣經濟成長實證:以Johansen 共積法分析」。國立台灣大
學經濟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18.黃仁德(1997),「 經濟發展與就業成長----台灣之實證研究」。國立政治大學
經濟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19.趙振瑛(1998),「人力資本與經濟成長關係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經濟學
研究所碩士論文。
20.孫志麟(1998),「國民教育指標體系的建立與應用」。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
究所碩士論文。
21.李建興(1978),「國防支出與經濟成長之關係:以台灣為例」。南華大學管
理經濟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
22.周肇昇(2004),「我國國民教育經費補助制度改革之研究」。國立教育大學
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23.鄭詩慧(2004),「教育指標、經濟指標對綠色國民所得代表指標之關聯分析」。
國立台北師範學院教育政策與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24.黃仁德與趙振瑛(1997),「人力資本對台灣經濟成長關係之評估」。 勞資關
係論叢,6,119-140。
25.林映妙(2008),「台灣各級教育與經濟成長的關聯」。國立東華大學國際
經濟研究所碩士論文。
62
26.高希均、石滋宜(1996),「競爭力手冊」。台北:天下文化。
27.王磊(2004),「公共教育支出分析」。中國: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
28.辛明潔,「人力資本與經濟成長」。銘傳大學經濟系研究所。
29.龐國強(2003),「人力資本與中國大陸的經濟成長」。國立中山大學經濟學
系研究所碩士論文。
30.莊奕琦、趙振瑛(1999),「人力資本與經濟成長外生性檢定與因果分析以台
灣實證為例」。中央研究院中山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所專書,46,79-107。
31.王寶惠(2001),「人力資本與經濟成長論台灣之實證研究」。國立中山大學
經濟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
32.楊雲明(1999), 「經濟學」「個體經濟學」「總體經濟學」。智勝文化。
33.莊希豐(1999),「國內外人力資本與經濟成長-台灣實證分析」。淡江人文
社會學刊第 4 期, 65-90。
34.莊希豐(1998),「台灣人力與經濟成長之分析」。台灣銀行季刊第49卷第3期,
243-263。
35.羅曉惠(2002) ,「快速經濟成長下人力資本投資報酬率的變化─台灣實證」。
暨南國際大學經濟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
36.歐陽勛(1983),「經濟學原理」。台北:三民。
37.林秀蘭(2006),「台灣人力資本與經濟成長-隨機共整合分析」。國立中山大
學經濟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63
二、英文部分
1.Barro,R.J.,&Xavier S.M.(1995), ”Economic growth.newyork:McGrow-Hill Press. ”
2. Cambridge.(1991),”Economic growth in a cross section of countries,”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106(2),407-444.
3.Carlino,G.A.(1995), ”Do educayion and training to faster growth in
cities? ”Business Review,ISSN:0007-7011,15-22.
4. Chou,J.(1995) , ”Old and new Development Models: The Taiwanese Experience ,”
in Ito,T. And A. O. Krueger ed., Growth Theories in Light of the East Asian
Experience ,105-125.
5. Deininger,K.,&Squire,L.(1998). ”New ways of looking at old issues: Inequality
and growth ,”Journal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57,259-287.
6. Dickey, D.A and W.A. Fuller(1979),”Distributions of the estimators for
autoregressive time series with a unit root,” Journal of American Statistical
Association,74(366),427-481.
7. Granger, C.(1969),”Investigating causal relations by econometric models and
cross-spectral methods,” Econometrica, 37,424-438.
8. Granger, C.W.J.(1986),”Developments in the study of co-integrated economic
variables,” Oxford Bulletin of Economic and Statistics,48,213-228.
9. Johansen, S. and Juselius, K(1990),”Maximum likelihood estimation and inference
on co-integration-with applications to the demand for money,” Oxford Bulletin of
Statistics,52,169-210.
10.Johansen, S.(1988),”Statistical analysis of co-integration vectors,” Journal of
Economic Dynamics and Control,12,231-254.
11.Johansen, S.(1994),”The role of the constant and linear terms in co-integration
analysis of non-stationary time series,” Econometric Reviews,13,205-231.
64
12.Kao, C and M. Chiang(2000),”On the estimation and inference of a
co-integrated regression in panel data,” Mimeo, Center for Policy Research,
Syracuse University.
13.Kuznets, S.(1966),”Modern economic growth,” New Haven :Yale University
Press.
14.Lin, Steven A.Y.(1994),”Government spending and economic growth,” Applied
Economics,26(1),83-94.
15.Lin, T.C.(2003),”Education, technical progress, and economic growth :the case of
Taiwan,” Economics of Education Review ,22,213-220.
16.Lucas, R. E. and Jr(1988),”On the mechanics of economics development,” Journal
of Monetary Economics,28,3-42.
17.Lucas, R.E and Jr(1993),”Make a miracle,” Econometrica,61(2),251-272.
18.Nelson, C.R and C.I. Plosser (1982),”Trends and random walks in
macro-economic time series,”Journal of Monterey Economics,10,139-162.
19.Ng, S. and P. Perron (2001),”Lag length selection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unit root
tests with good size and power,” Econmetrica,69,1519-1554.
20.Perron, P.(1989),”The great crash, the oil price shock and the unit root
hypothesis,” Econometrica,57,1361-1401.
21.Phillips, P. and P. Perron(1988),”Testing for a unit root in time series regression,”
Biometrica,75(2),335-346.
22.Romer,Paul(1986,1990),”Human Capital and Growth:Theory and Evidence,”
Carnegie-rochester Conference Series on Public Policy,Spring 1990b,32,250-86.
23.Lee 、Liu and Wang(1994) ,”Education, Human Capital Enhancement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Comparison between Korea and Taiwan,” Economics of
Education Review , 13:14,275-288.
65
24.Sarel,M (1994),”On the dynamics of economic growth.IMF working
paper,94-138.
25.Said, S.E and D.A Dickey(1984),”Testing for unit root in ARMA(p,q) model with
unknown p and q,” Biometrika,71,599-607.
26.Schultz,T.W.(1961),”Reflections on investment in man,”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7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