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tle 100N1-台灣社會福利支出與國民所得的 長期關係研究A study of the long-term relationship between Taiwan's social welfare expenditure and national income
Name 黃芳麗
Advisor 李政峰 老師
畢業日期 2012/06
Attachment 100N1Adobe PDF
Reference Link
Abstract 本文試圖以探討台灣社會福利支出與國民所得之間的長期關係為主,研究樣本以1967年─2010年,共計44年的社會福利支出與國民所得之年資料,以單根檢定、共整合檢定等方法分析國民所得是否可以支撐社會福利支出且永續經營,並檢定其因果關係。實證結果顯示,就長期而言,社會福利支出與國民所得之間具有正向的關係,表示社會福利支出可被國民所得所支持。但在短期上,兩者互為因果關係,國民所得的短期增加會提高短期的社會福利支出,但短期社福支出的增加卻對國民所得的成長有短暫不利的影響。 本研究藉由社會福利支出與國民所得等兩項重要
Bibliography 參考文獻
中文部份:
1. 李政峰(2009)。高級財務計量課程講義。國立高雄應用科技大學財務金融研究所高級財務計量課程。
2. 陳旭昇(2007),時間序列分析─總體經濟與財務金融之應用,東華書局股份有限公司出版。
3. 林宜靜(2001),台灣國民所得與社會福利指標長期關係之研究,國立東華大學國際經濟研究所碩士論文。
4. 張智雅(2004),我國政府支出對經濟成長的影響,逢甲大學會計與財稅研究所碩士論文。
5. 內政部(民91),「社會福利政策之回顧與展望」全國社會福利會議分組報告。
6. 林萬億(2002)全國社會福利會議議題一「社會福利政策之回顧與展望」
7. 朱擇民、許璋瑤、王正、周麗芳(2002)全國社會福利會議議題二「社會福利資源之有效運用及財源籌措」
8. 楊秀娟、蕭玉煌(2002)全國社會福利會議議題三「如何健全社會福利之組織體系」
9. 王正、林大鈞(2002)全國社會福利會議議題四「建構完善之社會經濟安全體系」
10. 譚開元、吳淑瓊(2002)全國社會福利會議議題五「如何建構完整之照顧體系」
11. 鄭麗珍、林振春、馮燕撰(2002)全國社會福利會議議題六「如何健全家庭功能提昇生活品質」
12. 徐偉初、歐俊男、謝文盛(2008),財政學(二版),台北:華泰書局
13. (2003),精緻人力的投資性社會福利措施,社區發展季刊,第102期
14. 1934年美國學者「國民所得會計之父」顧志耐http://content.edu.tw/vocation/business/sc_sb/EC/CLASS/CLASS6/6-2.HTML
15. 美國社會工作人員協會 http://www.socialworkers.org
16. 黃明鳳(2009),台灣地區各縣巿社會福利支出、人力資本對所得分配影響之研究
17. 胡勝正(2002),經濟成長與社會福利 http://www.rad.gov.tw/learn/PDF/A/06-1.pdf。
18. 李建強‧張存炳(2007),社會福利支出、人力資本與經濟成長─台灣的實證研究,經濟與管理論叢,第2期,225-247。
68
19. 邱慧敏(2002),社會福利指標與經濟發展之實證研究,國立東華大學國際經濟研究所碩士論文。
20. 蘇郁婷(2005),社會福利預算配置妥適性與執行成效之探討─以臺北巿政府社會局為例,東吳大學會計學系碩士論文。
21. 莊雅如(2006),台灣與OECD國家社會福利支出收斂之實證研究,逢甲大學財稅研究所碩士論文。
22. 鄭燕鈺(2008),社會福利支出對相關產業影響之研究─產業關聯模型分析,朝陽科技大學財務金融系碩士論文。21.行政院主計處(2006)社會指標系統理論。
23. 吳明儒(2002),國政分析,九十二年度社會福利預算結構初探。http:/old.npf.org.tw/PUBLICATION/SS/091/SS-B-091-008.htm
24. 趙揚清.黃怡靜(2002),國政研究報告-當前台灣省鄉鎮巿公所的財政問題。http:/old.npf.org.tw/PUBLICATION/FM/091/FM-R-091-043.htm
25. 林萬億(1993),臺灣的社會福利民間觀點,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26. 中華民國統計資訊網,http://ebasl.ebas.gov.tw/pxweb/Dialog/statfile9L.asp
27. 蔡吉源(1997),社會福利支出對台灣總體經濟的影響,中央研究院研究中山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所專書(42)。
28. 邱承威(2000),快速經濟成長下的台灣貧窮現象,暨南國際大學經濟學系碩士論文。
29. 三正(民90),機會與平等:社會福利財源措施與分配問題之探討,社會福利與財政研討會,31-58。
30. 「我國社會福利定義與範圍之研究」(1989),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出版。
31. 內政部社會司http://www.moi.gov.tw/dsa/
32. 台灣社會福利學刊(電子期刊)(楊靜利)第一期,159-170,http://www.sinica.edu.tw/asct/asw/journal/paper0105.pdf
33. 黃哲悠(1991)我國社會福利支出之經濟效果一時間數列實證分析,逢甲大學經濟研究所碩士論文。
34. 彭懷真(1982),我國的工業化與社會福利的演變,國立台灣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35. 劉宗欣、林恭正(2003),社會福利支出、國民年金與跨世代財政負擔,(台灣經濟政策與預測》,33, 61-95。
36. 劉獻文(2001),福利國家理論之考察:詮釋方法的建構與批判。《文藻學報》(15):139-159。
37. 周國瑞,台灣社會保險制度之實證研究-財富重分配效果分析,台大管理論叢,第十五卷第二期,2005年6月。
38. 葉志誠(2002)。社會福利服務。台北:揚智文化,207-213。
69
英文部份:
1. Alesma, A. and D. Rodrik (1994), ” Distributive Politics and Economic Growth,”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 109, 465-490。
2. Darby, M. (1979), Effects of Social Security on Income and the Capital Stock,Washington, D.C. : American Enterprise Institute Publisher。
3. Duleep, H. O.(1995), ”Mortality and income inequality among economically developed countries,” Social Security Bulletin, 58(2), 34-50.
4. Encyclopedia of Social Work. Vol. I, 463-474. Silver Spring, MD: Nation Association of Social Workers.
5. Engle,R.F. and Grange, C.W.J. (1987) ,”Cointegration and error-correction: representation, estimation and testing”, Econometrica, 55, 251–276.
6. Gilbert, N, & Specht,H. (1974),Dimensions of Social Welfare Policy,New Jersey:Prentice-Hall.
7. Granger, C.W.J. (1986) , “Developments in the study of cointegrated variables”, Oxford Bulletin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48, 213–228.
8. Johansen,S.( 1988) “Statistical Analysis of Cointegration Vectors”,Journal of Economic Dynamics and Control, Volume 12,pp.231-254.
9. Johansen,S.,Juselius ( 1990 ) “Maximum Likelihood Estimation and Inference on Cointegration with Application to the Demand for Money”,Oxford Bulletin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Volume 52 No.6,pp.169-210.
10. Lee, C. C. and C. P. Chang (2006a), ”Social Security Expenditure and GDP in OECD Countries:A Cointegrated Panel Analysis,”International Economic Journal,20,303-320
11. Lee, C. C. and C. P. Chang (2006b),”Social Security Expenditure and Economic Growth : A Heterogeneous Panel Application,” Journal of Economic Studies, 33, 386-404。
12. Lucas,R. (1988),”On the Mechanics of Economic Development,”Journal of Monetary Economics, 22, 3-42.
13. Sala-i-Martin, X. (1996), ”A Positive Theory of Social Security,” Journal of Economics Growth, 1,277-304。
14. Sala-i-Martin, X. (1997),”Transfers, Social Safety Nets, and Economics Growth,”IMF Staff Papers, 44, 81-102。
15. Sims,Christopher A (1980),”Macroeconomics and reality”,Econo-metrica,48(1),1-48。
16. Titmuss, R. (1958), Essays on the PVefare State, London:George Allen & Unwin。
70
17. Wolfson, M., G. Kaplan, J. Lynch, N. Ross, & E. Backlund (1999) Relation between Income Inequality and Mortality: Empirical Demonstration. Brithish Medical Journal, 319, 953-955